查看原文
其他

审美不重要吗?审美观要从娃娃抓起!

田倩 童行学院 2019-11-30

 


01

孩子天生对美的渴望

 

每个孩子都有对美的渴望,是天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


但是在我们幼年时期,很多这种对美的向往的小火苗都被父母无情的熄灭了。

 

比如,小时候爱照镜子,父母会揶揄:再照还是那样,怎么不把时间都花到学习上?


高中时候,借了同学的古典音乐的磁带,正在沉浸其中的时候,爸爸讽刺:呦,好像你真听得明白似的。


母亲节,给妈妈买一束花,让她摆在家里,她说:买这干嘛呢?不当吃不当穿,还占地方。


所以,你看,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逻辑:审美是没啥用处的,不应该花心思在这上面。

 

审美真的无用吗?


02

低美感社会


前段时间,一直被大家吐槽的北京电影节的海报:


 

即便没有任何设计背景,我想大部分人也会觉得这是一张毫无美感和特色的海报吧。


网友评论:天坛女神手捧西蓝花。


这张价值两万的海报,跟我们初中几块钱的练习册塑料封面的神韵颇为相似。


事实上,北京电影节办了九届了,这种风格一直延续着。再来看几张有代表性的:



 

再看看金马奖历年海报,一年比一年高级,这些海报不仅完成了设计排版的基本审美,同时还表达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性 



如果再对比国外电影节海报,差距更加明显了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其实,不仅仅是海报,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依然被这种土味审美包围着。


网上有一个帖子一直很火,叫:千万别让父母给你装修房子。



扑面而来的村里KTV VIP包房既视感,这个墙纸看得密集恐惧症患者要窒息了。像不像自助烤肉的五花肉 


还有,大红配大绿的电视背景墙 

 


当你和父母沟通装修方案时……



走出家门,你可能看到这样风景。


上海徐汇区魔幻主义色彩的“仙女”散花墙。嗯?这是用孩子的橡皮泥捏的吗?



“仙女”雕塑,嗯……最炫民族风。



河北的福禄寿大酒店。多次被选为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果然名不虚传。拜过了。



实干民族,说干就干。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气势”和“决心”啊?!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鳌馆。有点怕



人民日报新大楼。这个造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不敢说话



郑州“中原福塔”的广场雕塑,让人匪夷所思的设计。


 

03

畸形审美观的形成


《新周刊》曾经以“低美感社会”为主题做了一系列解读,它指出中国审美十大病征: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畸形审美观?


父母那一代的时代影响


我们的父辈们多出生在五六十年初,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青年时代才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


在经济欠发达的时代里,艺术创作的欠缺和低谷,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造就了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造就了那个时代人的审美价值。


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父母正值青春年少,正是爱美的年纪。但是迫于当时勤俭节约和物质匮乏的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人都穿的都是粗布麻衣。



在他们年老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鼓励时尚和美的发展,年轻时被努力压抑的爱美之心也迸发出来。曾经的家徒四壁,现在就要用富丽堂皇来补偿,曾经的灰布衣裳,就要换成色彩斑斓。

 


喜欢把各种鲜亮的色彩叠加在自己身上的妈妈们,其实也是对年轻时物质匮乏的心理弥补


审美感观化、物欲化


当代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和商品化深入社会每个角落,消费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话语。

 

这导致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有一种新的朝向: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的特征。人们对美的追求表现出过多的欲望满足的倾向。


比如这种,爱“美”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面子工程



花费7000万的金河豚,却依然让人感受不到“美”。



土豪企业广告。



这种花钱买来的并不是“美”,而是“壕”,是彰显自己权利、资源和欲望的一种方式。给人展现出来的也并不是具有深刻内涵的美感,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肤浅和做作。退化到原始阶段,就像大猩猩炫耀自己的的强壮肌肉,为的只不过是宣告自己可以享有或者应当获得更多的资源。

 

实用主义至上的文化


季羡林在他的随笔中写到过,“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关注点只会在效果上,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个形式美不美,这并不重要。


这一点深刻的体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在我上学的年代,我最喜欢的美术课就经常被数学、物理老师的课程所取代。现在来看,这种现象也常有发生。


为什么呢?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美学教育并不是能够即时产出的课程,不能立刻提高成绩,也不能帮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所以,少上几节没关系吧?这背后还是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的逻辑。


一代人的审美缺失,将会造成下一代的恶性循环。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而中国孩子最缺的不是知识,缺的是价值观养成和审美教育。


从小缺少对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传统艺术之“神韵”的实务传承。没有传承,何谈鉴赏,又如何将美融入自己的点滴生活,又怎么能够创新?

 

04

审美观的代际相传


如何提高孩子的审美?


最重要的还是把孩子放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啊。


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现在都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呢?


小卖部、小超市门口的标配——摇摇车,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启动摇摇车,你还将听到一首魔性歌曲:“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点开这首背景音乐,你将收获今日份的快乐,和......洗脑。


充满魔幻现实主义感的摇摇车,有人甚至直言:“超市门口的摇摇车就像看鬼片,坐下去的小孩子就像在骑鬼。”

 


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是这样的儿童玩具:



游乐场里是这样的儿童游乐园:



打开电视是这样的国产儿童剧:



大多数中国儿童,就是在这样的审美环境中挨到了上小学。不过,即使上了小学,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久前,有人发出了这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小学教材这么丑?



的确,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课本除了印刷和纸张有进步外,整体的外观变化并不大,都是高饱和度的色调,和缺乏设计感的“任性”配图。


再看看其他地区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同样面对的是儿童读者,国外的书本封面设计却是扑面而来的“设计感”和“高级感”。



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小学教科书,设计得非常用心,不仅有童趣,而且有美感。




如今,我们的孩子大多在学龄前就读过来世界各国的优质绘本,这些绘本不仅设计精良,画风优美富有童趣,而且内容能够从儿童的角度和立场出发。


但当这些从小看着优质绘本的孩子进入小学时,反而要捧起这样的课本......



我们的中学课本基本都是这样的——一张照片上面写上科目,完成。




嗯,真的蛮省事儿的。


我们的教材设计者们究竟是能力不足?审美偏差?还是认定,我们的孩子都会喜欢这种画风的课本?


我们所穿的校服,几十年来也一直这样“丑着“,大概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吧……



除了在学校,如果父母没有好的审美观,给孩子装修的花花绿绿用力过猛的儿童房。



为了省钱,从小给孩子穿过于肥大的衣服,一件衣服穿好几年;


或者给孩子搭配衣服不懂得基本的搭配法则,依然红色的衣服配红色的裤子、鞋子和包包。


让孩子看玩着配色辣眼睛的声光电的塑料玩具。



这些也会影响孩子审美力的发展。


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未来不懂艺术的人将会没饭吃。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目前50%的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尤其是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才不容易被取代呢?那就是有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工作。


按照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来看,人工智能还不能发展成具有自我意识的新物种,这意味着,人类自身所独有的创造力、情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将会是最珍贵的。


而这些人类珍贵的品质和独有的特点交织起来,最终体现在哪里呢?就在追求艺术、追求美、追求精神寄托的路上啊。艺术、宗教、文学、哲学,都属于人类心灵的绝对领域,是人类意识的终极体现。


尽管现在有软件可以自动谱曲,或者写作。但是这个和索尔仁尼琴写出的《古拉格群岛》,还有贝多芬创作出的《命运交响曲》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是根本无法比拟的。


目前的人工智能智只能在既有数据上进行深加工,但是对于不存在事物的想象远不如人类。


即使人工智能能够完成99%的工作,剩下的1%依然需要人类的出场,比如广告设计,食品包装设计,把音乐理论带入建筑设计等。


所以,具有基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能力,对于学习建筑,机械和工业也是有帮助的。


即便是从职业选择这一角度去考量,审美力在未来也会是一项强大的竞争力。

 

05

什么是真正的美

 

当代中国,对实用主义的追捧、对美学教育的不重视,让审美越来越变成了一场笑话。


但是我们回望历史,真正的中国式审美是并非如此。我们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值得我们去寻找、品读、学习。


再来看看这些经典作品吧,也许你能从中体悟出什么是“好的审美”。


美,是会做减法。


当下大部分的中国式审美,都以为单纯的加法就是美,殊不知加法以上,还有减法。


宋朝,是最早的极简。



雍正,是纯色的小清新。


 

美,是繁略得当。

 

民国时代,纯文字排版或插画广告,大小比例,配图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街头广告,现在看来依然是一道风景。


 

而现在的街头广告都是怎样的呢?




火辣辣的画风真是一言难尽。


美,是戏曲中色彩丰富绚烂的服装,讲究的配色和精美绝伦的头饰。



美,是《簪花仕女图》中的色彩浓郁而不艳俗。



美是会留白,是天高水阔,天人合一的意境悠远。



美,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



美是《清明上河图》的细致严谨,形象又富有诗情画意。

 


真正美的东西更趋于永恒,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唐代建筑有多美,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美和潮流的不同。


潮流,很容易过时。是你以前看着很美,现在再看,觉得当时的自己是不是瞎。



美的东西,过几十年,甚至上千年,再去看也是美的。 


宋徽宗 鹤瑞图(画作局部) 1112年


美,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意境。


美,是声律启蒙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的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音律。


美,是贾岛夜访友人,路上沉浸在思考“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咬文嚼字的较真精神……


美,是古人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闲适雅致的生活意趣。


美,是对生活最基本的敬意。


美,是暗淡生活里的那束光,是我们爱上生活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06

如何培养孩子审美


台湾戏剧教育家俞大纲先生曾经说,他爸爸妈妈喜欢看戏,经常带他一起看戏、讲戏,他就变成戏剧专家了。


真正的美育教育从来不是拿着书本上课,也不是几节美术课就能完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


整个社会都在朝着物质化和功利化发展着,我们无力对抗。


我们不能对一个高中生说:你不要考试,不要升学,你现在正是最敏感的年纪,应该去画画,去读小说。


我们没办法改变环境,也没办法对抗体制,但可以在体制内做最大的争取与改革,这更多的是依靠家庭。


具体怎么做?在这里我列举了几个方面,为大家抛砖引玉一下:


01.

保护好孩子对美的感知力


蒋勋曾经讲过一个他遇见的小男孩的故事。


小男孩在地上玩,他的妈妈站在远处和别人聊天。等他站起来想走的时候,在他的身边落满了花。他想要走出去,却不忍心踩到那些花,不知道改怎么办。于是他站在那里大喊:妈妈妈妈。他妈妈说:笨蛋,快过来啊。


有时候大人稍微不小心就会忽略孩子的善意和美。


当这个妈妈第三次说“你快过来啊”的时候,蒋勋走过去,问那个妈妈,你儿子几岁了,她说五岁了。蒋勋说,真了不起,如果他五岁舍不得去采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会随便去伤害生命。


孩子对美是如此的敏感。当我们早已经对一朵花视而不见的时候,他们会对着花儿发呆,其实就是他跟美在对话,他在认识这个世界,他用他的嗅觉,他的视觉,他的听觉。可是我们是用思维。孩子比我们更懂美。


而这种对美的天生的感知力,也会很容易被破坏掉。比如,我们会像那个妈妈一样,在孩子感受美的时候不耐烦地打断和催促。


或者把孩子放在一个过于嘈杂的环境中(一整天都开着电视,或者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在这样高度刺激的环境中会渐渐丧失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度。


孩子应该多接触自然,自然环境是美的源泉。当孩子沉浸其中时,我们只需静静在一旁就好,无需打扰他。



02.

尊重美,正确对待孩子的“臭美”


孩子从两岁半开始进入审美敏感期,开始有一些“臭美”的行为,她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衣着。


把孩子的“臭美”看做是“不务正业”,或“不正经”,这样刻板的思想显然是对美的扭曲,使得孩子的“爱美”天性背负上莫明的自责和内疚感。


不要磨灭孩子对于美的追求。


可以从穿衣打扮开始,对孩子的爱美的行为予以重视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慢慢地孩子对穿搭的审美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审美。

 

03.

营造美的家居环境


美,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协调感,人与人之间善良感情的流露。


所以具体到家庭环境的布置上,就是指把家里的秩序感,色泽温暖,加入更多自然的材料和元素,即使没有办法把整个家都装扮成那样,那么至少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温暖的小角落,那里充满着最自然的材料和颜色,大自然里各种树木、果实、石头都可以加入进来。


相比看一个漂亮的画展,教会他欣赏高档艺术品,家庭中的美感体验更重要。插一支花、DIY一个饰品,都是对孩子美的熏陶和浸染。


04.

多接触经典的、美的作品


带孩子感受建筑之美、诗词之美、绘画之美甚至饮食之美,给他们看经典的音乐、文学、电影,让他在里面自然地熏陶。


当代的作品良莠不齐,需要精心筛选,但是经典的作品都经过了历史的检验。


 

05.

尝试自我审美的输出和表达


培养孩子一项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的爱好。比如绘画,音乐。在尝试自我输出和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回到最初的话题,美究竟是什么?审美有用吗?


毫无疑问,有审美力的孩子在未来会更具有竞争力。


但是我们希望,美对于孩子来说,不只是书上的一些理论,不限于艺术品,也不是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能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不只是匆忙地赶去艺术馆、博物馆,也不仅仅为了职业发展去培养审美力,而是能够将美学融入日常生活。回到生活的层面,重新去看待美到底是什么。


能够在一蔬一饭,一草一木中看到并且感受到美,是多么可贵,又多么幸福。



美,也可以是一种心境和生活态度。


是你愿意给自己留一个空间,反省自己感受的空间。在那里,可以眺望,可以边看着日出日落,看着潮水的上涨跟褪去,你会看到你自己生命跟大自然中的许许多多的对话。


希望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永远不放弃对美的追求。


小程序「童行学院」全新改版升级啦


嗨,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到,我们的小程序全新改版升级。


这次升级的内容包括童行学院空中城堡和每一位老师的造型,也包括更多学习功能设计,比如:孩子学习要点的提炼,学习输出,和更好的互动体验。


新增了知识和思维复习和练习,分为“知识百宝箱”、“思维工具箱”、“像专家一样思考”三类模块。


当然啦,500节音频课程也将精益求精,持续更新中。


《年度大课》人类馆限时免费体验中。


现在就扫描下方小程序码,与10万+宝宝一起来学习探索吧~~




你的孩子有怎样的审美呢?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衣服和玩具?你在生活中是否注意孩子审美观的塑造,是否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讨论。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即使不做艺术家,也应该学学艺术

要不要送孩子去艺术兴趣班?

别人说你不行,你就真的不行吗?

看他们如何利用中国元素,获得全世界小朋友的青睐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